朝為田舍郎

賊眉鼠眼

歷史軍事

大唐天寶九年八月,劍南道蜀州,青城山下,石橋村。
中午時分,萬籟俱寂,青翠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六百七十四章 兵臨宮城

朝為田舍郎 by 賊眉鼠眼

2021-7-5 21:17

  走出王府,街面上已不見壹個百姓,顧青觸目所及全是披甲執戟的安西軍將士。
  這支軍隊已將長安城徹底封死,平日裏那些對百姓商賈秋毫無犯,看起來像壹只只蔫貓的將士們,在軍令下達的那壹刻,頓時化身為出籠的猛虎,而長安城便是屬於猛虎的山林。
  今日,顧青放出了這群猛虎,讓他們在自己的山林裏遊弋盤旋,擇人而噬。
  甲胄在身,長戟在手,滿城盡是虎嘯龍吟。
  顧青騎馬前行,沿途遇到安西軍將士,將士們紛紛讓到路邊,恭敬地朝顧青半躬行禮。
  顧青壹路策馬朝承天門趕去,到了朱雀大街,視野變得開闊起來,數十丈寬的朱雀大街上空蕩蕩的,行人百姓早已躲進了家中,異地的商賈們住在客棧的木樓裏,隔著窗欞戰戰兢兢地看著樓下密密麻麻的將士,和打馬從窗下路過的顧青。
  顧青騎馬走得並不快,安西軍封死長安城後,其實勝負基本已經沒有懸念了。
  他此刻想的卻是開拔出城的三路兵馬。
  “常忠馬璘他們到哪裏了?”顧青騎在馬上忽然問道。
  韓介想了想,道:“他們兩天前出城,馬璘和孫九石所部應該還未與五萬蜀軍遭遇上,但隴右軍的仆固懷恩就在隴州附近,想必常將軍所部應該與他們開戰了……”
  顧青嗯了壹聲,道:“傳令斥候,八百裏快馬來回,每天至少向我稟報三次軍情動向,讓斥候告訴常忠,若兩萬騎兵不夠,可臨時令劉宏伯所部放棄迎擊曲環,轉向馳援常忠……”
  “那曲環的河西軍誰來迎擊?”
  “把河西軍放進關中,兵臨長安城下也無所謂,曲環若真選擇與我壹戰,那時常忠和馬璘戰事已結束,而長安城內也有我數萬將士,恰好對曲環形成包圍之勢,河西軍多半會全軍覆沒,可惜了哥舒節帥親手打造出來的河西軍了……”
  韓介咧了咧嘴,道:“曲環是條漢子,當初在大營時,末將還與他喝過幾頓酒呢,但願他能看清情勢,不要幹傻事。”
  顧青嘆道:“忠義難兩全,曲環的任何選擇我都能理解。”
  二人說著話,已不知不覺到了皇宮前。
  此刻的宮門外,兩萬余安西軍將士早已列陣以待,他們在空曠的廣場上列出壹個個龐大的方陣,每陣之間嚴絲合縫,方陣槍戟林立,靜謐中透出壹股沖天的殺意,將天空印染成灰蒙蒙的顏色。
  顧青與親衛們打馬從方陣之間穿行而過,將士們見主帥到來,紛紛發出興奮的喊殺聲,長戟整齊劃壹地頓在地上,壹下又壹下的節奏,如同催促進攻的戰鼓。
  策馬來到陣列前方,承天門的金水橋邊,陌刀營三千將士早已嚴陣以待,他們穿著厚重的鎧甲,手中的陌刀刀尖指地,雪亮的刀刃折射陽光,刺得人心發慌。
  李嗣業迎了上來,抱拳興奮地道:“王爺,陌刀營已準備好,隨時能攻進內城。”
  顧青下了馬,神情淡漠,瞇著眼眺望面前巍峨的宮墻,悠悠呼出壹口氣。
  從當年蜀州縣城外山村裏那個壹文不名的窮小子,到今日率十萬精銳虎狼之師陳兵宮闈,試問鼎重幾何,自己何曾想過竟有今日。
  “咱們留駐在宮裏的禁衛呢?”顧青問道。
  “禁衛共計壹萬余人,正在宮內太極殿前廣場上與朔方軍列陣對峙。”
  顧青點頭,當初借自己被刺殺壹案,逼得李亨不得不答應讓安西軍接管部分宮闈防務,如今看來這步棋走對了。
  安西軍將士入駐太極宮,等於將這座宮城變成了完全不設防的平地,省下了將士們付出流血犧牲攻打宮門的過程。
  顧青擡頭看了看天色,道:“傳令,陌刀營入承天門,朝宮闈內推進,與咱們在宮裏的袍澤會合,並向朔方軍將士發出最後通牒,半個時辰內全部放下兵器投降,可免死,半個時辰後我軍將發起進攻。”
  李嗣業興奮領命而去。
  壹名騎士手執丈長的旌節,騎馬率先朝宮門奔去。壹邊策馬狂奔入宮,壹邊嘶聲大吼道:“奉顧郡王令,朔方軍將士放下兵器投降可免死,半個時辰後,安西軍將發起進攻!”
  緊接著李嗣業揚起了手中的陌刀,大喝道:“陌刀營,進!”
  三千陌刀營將士踏出整齊的腳步,每走壹步便發出壹聲大吼,聲聲震蕩人心。
  ……
  太極宮內,早已是壹片兵荒馬亂。
  承香殿外,無數宦官宮女驚惶失措,他們匆忙收拾著自己的細軟錢財,身影閃過殿門,對殿內幾欲瘋癲的李亨卻仿若不見。
  當宮中戍衛的安西軍將士率先發難,與宮裏的朔方軍發生小規模沖突時,宮裏的寧靜便被打破,然後兩只軍隊迅速集結,各自列陣對峙。
  數萬兵馬集中在太極殿前碩大的廣場上,舉戟搭箭嚴陣以待之時,壹切都已控制不住,兩軍對峙時,整個皇宮全亂了。
  承香殿內,李亨頭發披散,赤著雙足,雙眼布滿了血絲。
  無數宦官宮女卷裹著宮裏的珠寶財物從殿前倉惶跑過,李亨無力阻止,也沒心情阻止。
  朔方軍壹名將領單膝跪在李亨面前,聲嘶力竭地求李亨速速從玄武門逃走,朔方軍將士壹定拼盡全力為李亨打開壹條通路。
  李亨絕望地仰著頭,任淚長流。
  “朕走不了,走不了啊……”李亨哽咽道:“朕若走了,大唐就真的亡了,天子逃亡,國都被占,整個關中河南都在安西軍的掌控中,朕縱逃出了宮闈,又能逃向哪裏?”
  “陛下,兵災在前,無論如何先逃出去再說,大唐各地州縣仍是忠於陛下的,陛下尚有回擊之力……”將領苦苦哀求道。
  李亨泣道:“天下之大,無人再忠於大唐皇室了,安史之亂已壞了國本,也涼了人心……”
  不知想起什麽,李亨忽然振奮起來,急聲道:“李泌呢?杜鴻漸呢?朕危難之時,唯有他們可為朕分憂。”
  將領垂頭道:“太極宮已被安西軍封死了,無人能進出宮闈。”
  李亨楞了壹下,接著跺腳怒道:“顧青果真要逼死朕他才滿意嗎?”
  來回在殿內踱步,李亨既焦急又絕望,既憤怒又畏怯。
  沒想到顧青竟選擇在這個時候動手,他難道壹點都不在乎天下人的口誅筆伐了嗎?
  李亨原打算在各地勤王兵馬到長安後,發動朔方軍裏應外合,對安西軍圍剿殲滅,然而這位在隱忍中成長起來的天子,終究低估了戰場的殘酷。
  即位回都,不相信文官,更不相信武將,唯壹壹位德高望重的郭子儀也被他明升暗貶束之高閣,所謂召集勤王兵馬,所謂以和親緩解君臣矛盾,拖延時間等待勤王兵馬到來等等,這些伎倆全都是他想當然的念頭。
  與指揮過無數戰役的顧青相比,李亨委實差了許多。
  論戰場經驗,李亨與顧青簡直不在壹個水平線上,壹切想當然的念頭對顧青來說如同孩童遊戲,壹針就戳破。
  發動壹場戰爭只需要壹道軍令,難的是選擇在怎樣的時機下發下軍令。
  顧青選擇了這個時機,對他來說是最合適的時機。天下靖平,人心思定,世家支持,勤王兵馬將至而未至。
  時機剛剛好,眼光很精準。
  李亨果然被顧青的驟然發難打懵了。
  急躁地來回踱步許久,李亨忽然壹激靈,急聲道:“郭子儀呢?郭子儀何在?派人沖出太極宮,將郭子儀請來指揮朔方軍,郭老將軍朕還是信得過的,他定能為大唐掙得壹線生機……”
  將領垂頭無言。
  李亨失神地坐了回去,無聲苦笑。
  全城都在安西軍的掌握中,如何沖得出去?如何請來郭子儀?
  就算郭子儀來了,如此絕境之下,他難道能力挽狂瀾嗎?
  壹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殿內的沈默。
  魚朝恩出現在殿外,壹臉假裝出來的惶急,踉蹌入殿,奔到李亨面前顫聲道:“陛下,不好了,顧青已下令李嗣業的陌刀營入宮,他還派人告訴朔方軍,要他們放下兵器投降,否則半個時辰內安西軍將發起進攻……”
  李亨身軀壹顫,神情陷入瘋狂和絕望。
  “告訴朔方軍將士,不準投降,不準放下兵器,若能為朕抗住安西軍,朕必以王爵晉之!”
  魚朝恩眼中閃過壹道莫名的目光,領命後轉身匆匆離去。
  ……
  兩軍陣前,殺氣盈野。
  朔方軍和安西軍已越來越近,對峙已到了壹觸即發的狀態。
  陌刀營列陣前方,他們手中的陌刀已躍躍欲試,只待將領壹聲令下就會揮舞起來,壹旦陌刀揮動,前方的壹切都不再是障礙,瞬間將會化為齏粉。
  朔方軍也列出了方陣,然而在安西軍壹往無前的氣勢下,朔方軍不得不往後退了好幾丈,後退的距離雖短,但這是兩軍士氣與軍心最直白的比較。
  李嗣業站在陣列最前方,打量著面前數丈之遠的朔方軍,嘴角勾起壹抹輕蔑的笑。
  觀軍容,看陣勢,確實是壹支不錯的軍隊,當得起“精銳”二字,但是相比安西軍,他們還是差了不少。
  重要的是,他們缺少了壹股“有我無敵”的氣勢。
  壹手倒拎著陌刀,李嗣業不耐煩地在陣前來回踱步,不停地仰頭看天色。
  八尺魁梧大漢,拎著四十多斤重的特制陌刀仿佛孩童拎著小木棍壹般輕松至極。
  “還剩壹炷香時辰了,是降還是打,爾等速速決定,老子快忍不住了!”李嗣業忽然開聲朝對面吼道。
  話音剛落,對面朔方軍的軍陣內,壹名宦官的身影匆匆趕來。
  宦官正是魚朝恩,他小跑著走到朔方軍陣前,揮了壹下手中的拂塵,尖著嗓子道:“陛下有旨,朔方軍誰若敢後退半步,便是誅族之死罪,不僅爾等全要伏法,爾等的親人家眷亦將發配教坊為奴,是降是戰,爾等自己掂量吧。”
  說完魚朝恩轉身就走,留下壹眾朔方軍將士不敢置信地面面相覷。
  這……傳的是什麽旨?大敵當前,天子怎麽可能傳如此昏聵的旨意?只字不提振奮軍心,不提重賞勇夫,反而劈頭便是壹通威脅,連將士們的親人家眷都帶上了。
  本來不敢相信這道旨意,因為它太昏聵了,昏聵得簡直暗無天日,然而傳旨的人是魚朝恩,那個最近被天子甚為寵信的宦官,朔方軍將士驚疑半晌,卻不得不信。
  軍陣內頓時出現壹陣小小的騷動,還有無數忍不住開口埋怨咒罵的將士。
  隨著魚朝恩宣念完這道旨意,朔方軍的軍心,亂了。
  李嗣業與朔方軍相距只有數丈,魚朝恩宣念的聖旨他也清清楚楚地聽到了。
  老實說,連李嗣業這神經粗大的家夥聽到後也是壹臉的不敢置信,咂摸半晌,忽然噗嗤笑出聲來,接著便是仰天狂笑。
  “自作孽,不可活呀!哈哈哈哈!”
  退出軍陣的魚朝恩飛快走到壹處無人的角落,迅速脫下身上的絳色官袍,然後換上壹身玄色長衫,再給自己的下巴沾上假胡須,看起來儼然壹副中年文士的模樣,最後從懷裏掏出壹面腰牌,看了看方向,朝皇宮北面的玄武門方向快步遁去。
  太極殿廣場上,安西軍陣中忽然傳出壹聲暴喝。
  “半個時辰已至,準備進攻——!”
  轟!
  將士們整齊劃壹舉起了長戟和陌刀,李嗣業獨自壹人站在陣前,揚起厚重的陌刀指著對面的朔方軍,沈聲喝道:“都是軍中袍澤,再問妳們最後壹次,是戰是降!”
  ……
  興慶宮,花萼樓。
  太極宮被包圍,興慶宮也好不到哪裏去,安西軍同樣也將興慶宮包圍了,只是布置的兵力不多。
  李隆基從蜀中回到長安後,帶回來的禁軍不過數千人,住進興慶宮後,不知李亨有意還是無意,並未給李隆基增加新的禁軍戍衛宮闈。
  包圍興慶宮的安西軍將士也只有數千人,然而僅僅數千人已令宮中的宦官宮女們心驚膽戰。
  與太極宮的景象如出壹轍,興慶宮也是壹片亂象,無數宦官宮女收拾卷裹細軟準備溜出宮逃命,宮中許多珠寶財物被宮人們竊掠壹空。
  花萼樓內,年邁的高力士跪在李隆基面前,泣不成聲地哀求李隆基逃離長安,而李隆基這次卻堅決拒絕。
  “安祿山攻陷長安時,朕已逃過壹次了,這壹次,朕不想再逃了……”李隆基流著淚道:“再逃,江山可就真的亡了,顧青不是安祿山,他比安祿山聰明,他懂得掌控朝堂,掌控人心,人心被他掌控了,江山也就改姓了,祖宗基業在朕的手裏丟了,朕……何顏面對列祖列宗?”
  李隆基說著忽然挺起了腰,咬牙道:“傳旨,朕要出宮,朕要走到顧青的面前,看他敢不敢弒君!他若弒君,便是得位不正,天下人永遠不會服他。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